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害”,而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多的国家之一。
交通安全,人人有责,南方IT学生义工团以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现代青年要求自我,志愿以交通协管员身份走到珠海人流量大的拱北片区各个交通要道,劝说行人“文明过马路”, 呼吁市民们陋习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

出行前,香洲义工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事先给同学详细介绍了工作的细节和技巧。尽管同学们信心满满,但真正进入协管工作状态还是遇到不少困难。珠海拱北片区毗邻澳门,地下商场过去就是珠澳口岸,每一天过往关口的人非常多,可以说这片是珠海繁华和车流人流大的地段。早上九点多时,人群骤增、人流汹涌,即便是同学们隔步筑“人肉围墙”也难以抵挡住这群赶时间而不惜铤而走险的行人。于是,老师不得不把部分同学安排到马路的中间过渡带截流。
工作中遇到困难会有,工作得不到理解也有。在微笑劝说行人耐心等待绿灯时,同学们没少遭白眼,甚至一些性急的行人出口不逊,破口就大骂。一位老爷爷朝同学们摇了摇头,无奈地说:“没用的,中国式过马路是这样的,管不住的”……过程还发生了一段插曲:马路上修路的几辆喷沥青的车缓缓开来,喷出极为难闻的气味,顿时把潮水般的行人都给熏走了。但是,同学们仍得坚守岗位,忍受这些难闻的化学气味。即便这样,同学们一个个顶着炎炎烈日,汗水一个劲往下掉也没有想过放弃。要说委屈也确实很委屈,就连他们班主任—王老师都觉得心疼地说:孩子们太不容易了,这么热的天气,水都没喝上一口。

不过,凡事也不可总是那么悲观,有付出终有收获的。一位手拉小孙子的婆婆经过时,停下来指着身着印着“文明交通”字样的浅绿色同学们,笑着对小朋友说:“你看这些哥哥姐姐们,我们过马路是红灯不能过,要等绿灯才能过的”,这让同学们感到很欣慰。
有点遗憾的是,当到中午时分同学要撤离休息时,刚刚维护起的“文明交通”秩序一下又乱,就像我们是孩提的时好不容易排好的积木又被打乱了。这时,一些同学不禁发出感慨:要彻底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也许应该从教育抓起。现在所做的不能阻止所有人过马路不要闯红灯,但这样起码教育了一群人。

下午,在香洲义工组织领队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珠海义工组织在拱北的工作点。事后,很多同学表示参与这次活动收获很多,有一种光荣的使命感,感悟也很多。部分同学说,之前参加义工团是被南方IT的好人好事感动了,如孙兆涛老师身体患病仍尽其所能资助学生,像62班的吴小惠同学早就参加了义工、一直坚持给山上的老人送水等。做一个专业IT人才不容易,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专业IT人才更不容易。同学们都觉得,要呼吁全社会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确实需要更多这样“义举”,大家要做的还有很多。